登上春晚的埃尔法跳舞机器人令优必选公司一炮而红。这位小兄弟人小,能力可不小。跳舞、单手俯卧撑、托马斯回旋、打太极……完全不在话下。
人们印象中的机器人再也不是那种成天待在工厂里、冷冰冰只会干活的工业机器人了。门槛较高的消费级人形机器人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今年5月,由工匠社创业团队研发的ganker竞赛机器人正式发布,并实现量产。
对,就是这款!先打为快!
实际上,笔者知道这款“脍炙人口”的机器人产品还得从著名科技媒体Zealer说起。最近Zealer新开了宅科技频道——UPPER,第一期就报道了让男人大气都不愿喘、直呼过瘾的格斗机器人Ganker!再来一发!
「ZEALER|UPPER」机器人永不为奴!格斗机器人GANKER诞生记
如此牛逼哄哄、新鲜有趣的机器人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呢?深圳工匠社团队由Z组队原班人马组成,共12个成员,大部分出自自动化和计算机专业。据媒体报道,Z组队曾在5分钟内就拿到风投。尽管笔者对此还是持谨慎态度的,但无疑能从侧面证明他们这个团队的强大实力。
招俊健是工匠社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在谈到为什么要选择小型的消费级机器人作为创业方向时,他说道:“这是基于创业规模和资本的选择,如果单凭十几人的创业团队开发工业级机器人显然不太现实,研发小而美机器人反而有一定的空间。”
而 另一联合创始人蔡奋外号“大田”,毕业于山东大学,是一名90后连续创业者,前中国航空公司旗下PCB技术工程师。他是个标准潮汕人。父辈是典型的商人, 从小耳濡目染的大田,对商业模式生来就有种异乎常人的敏感。他说:“如果没有去山东大学,那么我应该更早就开始创业了”。
或许从他身上,我们更易窥见这个团队的气质,也更易理解他们正在做的事。
大三之前,金属材料专业的大田一直是同学眼中的学霸。但大三开始,他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科技,不再把视野停留在象牙塔内。他说,学霸堕落成学渣,那一定是学霸找到了更让他激动的点。
大学时,大田对中国的App研究得很深,喜欢看各种产品体验报告和商业模式,研究怎么盈利和刺激用户增长。他本来对创造一个APP跃跃欲试,但无奈面临毕业,一颗爱折腾的心也只能在就业的压力下暂时压制。毕业后,他进入国企,成为一名工程师。
工作将近一年,他就决定辞职,加入创业团队。当时创业团队前期做的是组队,是一个社交App产品,后来团队转型开创了新的产品线,做智能硬件——格斗机器人。
也许是创始人团队对机甲类机器人的喜爱,才诞生了做格斗机器人的想法。
无论是招俊健,还是大田,都提到创始人团队觉得机甲类的产品,比如变形金刚,它应该是可动的,不应该只站在那里;应该是可以操控的,像未来的机器人那样。所以他们是带着这份美好的期望在做这个产品。
作 为一个小型初创团队,他们还无法做出餐厅服务员、陪伴机器人等服务类机器人,更无法设计和制造提高大型工厂生产效率的工业机器人。他们希望自己设计出来的 机器人能够寓教于乐,带来前所未有的格斗竞技体验。在消费者动手DIY组装,自定义机器人动作的同时传播创客教育的机器人知识。同时,举办社会范围的机器 人赛事,兴起机器人格斗的风潮。而玩具、娱乐、竞技、教育都是人们长期以来就有的消费痛点。
一个看似灵动的机器人的内部构造并不简单,为此工匠社团队足足研发了一年。招俊健说,一个格斗竞技机器人由不同硬件构成,其核心部分更是由30多家供应商的电子元件组成,并最终通过主板联系成一体。
“现在一台低级别机器人售价1380元,高级别售价1680元,从3月开始量产以来,至今销售了100多台(笔者注:这是5月初的数据),市场反馈不错。”他有些兴奋。
经过前期调研以及销售数据整合,大田对竞技机器人受众分成三类消费群:
1、二次元爱好者。这一类可以用广告性的关键词来说明,像“变形金刚”“钢铁侠”,有日本机甲类动漫文化的粉丝或欧美机器人的粉丝,都对这款产品有兴趣。2、创客。就是对新科技、机器人、智能ai等未来科技感兴趣的人。3、大众消费者。比如说父母买给儿子,孩子自己掏钱去买,就是一种不带属性的消费者。
大田认为这些用户要沉淀下来才会有价值,因而他们开发的APP不仅用于机器人格斗控制,更留了空间给用户交流、发布赛事等。
“产品变现是主要的,其中包括周边的配套服务、武器、维修等,但我们更希望能成为一个社会性的赛事,让大家来参与,这样就能有集聚效应,这样带来的广告效应和周边效益也会更好。”
此外,在全社会的IP热潮下,工匠社也在寻找IP合作商,希望根据文化IP打造个性化的机器人外形。
当谈到做格斗机器人遇到的难题时,创始人都说,从设计稿到做成产品花的时间比较长,足有六七个月,后来也是一直在改。但因为在深圳,周边的供应链比较完善,响应速度也非常快,能够提供物美价廉的硬件配套设施,生产到量化的过程还算比较顺利。
在 谈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未来时,大田说道:“我们认为智能AI是机器人的灵魂,而这一模块外国GOOGLE这样的大数据公司领先我们太多,我们的优势是硬 件部分,我们要研发制造出一个更加敏捷、更加强大的身体,领先于国际,这才是我们中国的机会。然后和外国机器人的‘灵魂’结合,才能实现真正划时代意义的 人工智能产品。”
文章整合自创始人三分秀、Zealer、南方日报
原文链接:https://www.zhijin.vc/article/news_detail/294
本周精选项目,机器人是一个可以投30年的产业!详情可点击阅读:挚金资本推出首期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欢迎大家关注智金汇的官方订阅号:智金汇头条(微信ID:zhijinnews),每天为大家推送精选的优质内容。
本文由智金汇头条为您分享。智金汇是由八家风投联合打造的专业互联网非公开股权投资平台,上线一年来已为近40个项目成功融资,融资成功率90%。我们还运营着一个专注股权投资的公众号“智金汇头条”(微信号:zhijinnews),帮助广大投资人学习投资知识,晋升专业投资人行列。快来加入我们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