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企业财务智能化现状调查报告】 报告出品方:中国石油&金蝶&元年

一、企业智能技术应用逐渐普及,财务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财务理念普及、知识宣贯、应用实践等方面的发展,企业财务应用技术逐渐普及,技术应用数量平均为10.60个,比2022年增加了近10%;技术采用率平均为34%,比2022年稳步增长,说明我国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智能财务应用,并逐步取得了有效成果,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财务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信息资源整合,2023年调查企业的各类财务系统建设完整度平均为3.16,相较于2022年提升约2%。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为业财融合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本次参与调查的企业财务与外围管理系统建设率平均达到49%。

二、数据驱动和财务共享为企业智能财务建设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根据往年的调查发现,财务共享是推动智能财务建设的关键因素,多数企业借助财务共享中心达成了推动财务标准化建设、提升财务智能水平、促进财务职能转型等目标。但伴随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日趋成熟,财税公共服务逐步普及,数据驱动成为财务共享之后,智能财务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

电子发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数字签名等成熟技术,通过公共服务的形式,不再依赖财务共享中心而取得更大范围的应用转化;而会计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财务专家系统等数据类技术成为企业规划应用的首选,说明以往以财务共享中心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数据驱动与共享驱动相融合的综合转型模式。

三、智能财务体系建设受行业类别、企业规模影响,差异显著性放大

从企业画像角度分析,由于业财融合的深入以及管控方式的差别,企业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间因存在行业、收入规模、人员规模、信息化水平等差异,导致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情况和智能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智能财务的建设动机和诉求也有所不同。

此外,通过了解财务人员对于智能财务的担忧发现,除了往年持续担忧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类的问题外,大量财务人员对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率表示担忧,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自身管理不匹配、规划与实际落地两层皮、资金/资源过度投入等问题,这说明了企业智能财务建设进入理性提升阶段,会在充分考虑自身管理现状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设方式。

四、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受政策影响,在信息披露和审计风控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综合分析不同岗位财务人员对智能财务的观点、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完整度和智能化程度等主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在基础财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逐渐向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管理报告等管理会计领域延伸,相应岗位财务人员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关注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受到外部监管和财会监督加强的影响,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稽核管理和内部控制等系统建设的完整性和智能化程度均有所提升;同时随着外部监管机构对于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如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等,信息披露、对标管理等系统建设的迫切程度有所提升。

五、财务人员积极拥抱创新技术,通过系统化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展开全文

企业财务人员对智能财务的关注度和掌握度逐渐提升。面对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人员对chatGPT等创新人工智能技术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并结合工作场景进行了深度的思考,说明面对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财务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正在积极探索智能化与财务转型升级的结合。

在财务人员转型的路径上,多数财务人员表达了会通过积极的技术学习、系统化思维训练等手段,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应数字化变革,成为复合型人才。

海量报告下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