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ABC(AI/ Bigdata/ Cloud computing)时代下,人工智能无所不在,已然渗透到我们的诸多领域中。人工智能无可逃避,你能做得比智能机器好的事情已经不多。

  未来的时代究竟是人的时代,还是机器的时代,抑或人机混合共处的时代?是大众普惠的共进时代,还是2%少数派受益的疾行时代?人类只是另一种机器,而未来的AI又是一个新物种?

  或许人类的思维与理念、方法与路径都需要在智能化基础上的重构乃至涅槃,人类需要更坚定的拥抱AI时代,更积极的与世界同行,更快速的与时代同行。

  

  历史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

  人工智能简史

  

  人工智能里程碑

  ?? MIT人工智能计划

  

  ?? 跳棋程序奇努克(Chinook)

  

  ??IBM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

  

  ??IBM 具有认知计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沃森(Watson)

  

  ??人工智能代表“AlphaGo阿尔法狗”2015 – 2017 年战绩

  

  人机对抗的技术背景

  

  如今,这种通用人工智能已经能通过自我学习来进行软件再造:2016年底至2017年初,Google Brain 人工智能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使其软件来设计一个机器学习系统来对处理语言的软件进行基准测试。由此软件设计的软件所产生的结果超过了以前由人类设计的软件所发布的结果。同样发布这种“软件制造软件“进展的还有伊隆.马斯克科的非盈利组织Open AI 、麻生理工学院、伯克利 - 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Google 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DeepMind。

  现在丨无处不在的应用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产业的应用,而是无处不在的应用。

  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制造业、交通、商业、医疗、教育、体育、私人助理等领域里。

  人工智能也不再以助手的角色存在,而是我们的伙伴。

  制 造 业

  通用电气首席数字官William Ruh称,工业物联网将实现端对端的数据连接和应用。使用新一代内置传感器,企业可以设法与工业设备,以及机器人、涡轮机、泵、无人机等产品进行数字式对话。这些传感器使制造商能够收集数据并发送指令,变得更智能更强大。

  通用电气的物联网编织在安装于15万个医疗设备、3万6千个喷气发动机、2万余火车头、2万3千个风力涡轮机、3千9百个燃气涡轮、2万7百件燃油设备的传感器上。这张网使得通用电气能够随时收集设备的压力、热度、重量等数据信息,从而预测规律、规避风险,从基于条件的维护跨越到预防性维护。

  

  交通&商业

  

  医 疗

  IBM 第三代 沃森医生 (Dr. Watson)能比人类更快速的诊断出癌症,其准确率也比医生高四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医生要想跟上相关学科的知识更新,需花费每个月630小时的时间,而像洪水一样涌来医疗信息预期每73天就会翻一倍。与人类不同,沃森医生可是全年无休的机器医生– IBM用 1200万页的医疗文章、300本医疗期刊、3千张图片,来喂养它,使其不断学习、提高诊断速度及准确度,从而解放医生的时间,以便给病人更高的个体关注度。目前,沃森医生已成为全球15家领先癌症机构医生的同事,为各地的癌症患者提供着诊断服务。

  

  教 育

  

  体 育

  私人助理

  

  DeepMind CEO/联合创始人迪米斯.哈撒比斯曾说:“癌症、气候变迁、能源、基因组学、宏观经济学、金融系统、物理学等,太多我们想掌握的系统知识正变得极其复杂。”

  “而一种通用人工智能思维的方式,自动将非结构化信息转换为可使用知识的过程。”

  “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可能是针对任何问题的元解决方法(meta-solution)。”

  超级智能机器将与人类专家合作解决一切问题!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将给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

  可预见的产业巨变:Digitized–Disrupted – Democratized.

  当一个产业变得可计算了,就会经历一系列可预测的变化:被数化-被颠覆-被民主。

  ——Tom Wujec

  美国各大科技公司在2011年后,陆续加入了“人工智能收购竞赛”,德勤预言,到2019,全球的“机器智能”支出将达到$313亿。正是因为人们前瞻了人工智能伟大的前景和无所不在的应用。

  

  从2011年至2016年,六年的时间,11家科技公司,42个“人工智能”初创型公司被收购。包括数据分析、预测;图像识别 (面部表情、物体识别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人机交流等):虚拟助理(时间管理、预约、提醒等):物联网等应用领域。

  未来丨曙光降临或恶魔召唤

  

  

  一个现象是微妙,却已来不及。“摩尔定律”的实例或许可以让人类估算人工智能奔走的时速:1971年英特尔的4004微芯片 vs 英特尔最新的产品6代英特尔核心处理器(i7)新一代处理器提供了比第一代在

  ? 性能上强大3500倍

  ? 节约9万倍的能源

  ? 降低了6万倍的成本

  如果同样在1971年出产的大众汽车Beetle 实现了如因特尔芯片的发展速度,此型号的汽车可以实现

  ? 时速约50万km

  ? 3.78升汽油可跑超过320万km

  ? 只花费人民币2.8 毛

  启示丨务实与前瞻

  务 实

  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是坚实的,从理论到实践一步步走来,一步步突破。

  从80年代“专家系统”的出现,到2016年AI临界点的突破,正在引领产业革命到一个个领域的探索性应用。

  到如今,作为智能助手,我们已经实现:

  “在金融服务中,认知销售助理使用机器智能与有希望的销售线索发起联系,然后锁定,跟进并维持这种联系。这个认知助手可以解析自然语言,以了解客户的对话问题,同时处理多达27,000个会话和使用几十种语言。”——《2017德勤技术趋势》

  美国AIG全球保险供应商应用虚拟工程师,通过自动识别不健康设备、执行诊断测试并确定原因、修复、问题上报及提出建议来解决公司的全球网络运行中断的问题。

  无人驾驶技术已有8年的历史、Google 的无人驾驶车从2009—2016完成了逾16亿千米的模拟驾驶 ,总结300年来人类积累下来的驾驶经验。

  前 瞻 性

  

  比尔·盖茨说过:“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将发生的变化,而低估未来十年将发生的变化。”而在今天,我们却会全面低估未来一两年或十年发生的变化。

  比尔·盖茨,不但预测未来的巨大变化,更在推动这些巨大的变化。

  而且,绝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在推动这个变化。亚马逊、谷歌、Facebook、IBM和微软,这五家全球顶尖公司宣布共同成立人工智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on Al),一起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使其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连接人、连接技术、连接思想、连接未来。

  

  或许,2045年的奇点时刻,人类不仅将获得永生,智能社会亦会全面取代人类社会,那时的现实社会比现在的科幻想象都更现实。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原文作者及公众号名称:Seven_Ocean